油气钻采集输教学实验平台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油气钻采集输教学实验平台
项目类别: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教学试验中心建设项目þ
科研中心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公共服务体建设项目□ 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周期: 1年
(二)项目建设内容与目标
1、主要建设内容
2013年购置钻井信息技术、钻井模拟仿真、油藏数值模拟、油气举升、高压物性测试、增产措施、油田化学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海洋石油工程等方面的仪器设备,主要有:井身结构设计与分析系统、固井设计与分析系统、井壁稳定性分析软件、定向井钻井设计软件、钻井模拟器、油藏数值模拟工作站、水电模拟仪、垂直管流模拟装置、游梁式抽油机-2、油气井举升系统分析设计软件、压裂酸化设计软件、表面张力仪、油水界面张力仪、三维模拟评价实验仪、反应釜、恒温震荡器、旋转圆盘反应速度测定仪、支撑剂裂缝导流能力测定仪和无汞高压物性分析仪等151余台套。建成后能满足“钻井工程”、“油藏数值模拟”、“采油工程”、“储层改造”、”“钻井液与完井液”、“油层物理”、“油田水处理”、“油田化学”、“提高采收率原理”、“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城市输配燃气”、“燃气燃烧技术与设备”、“管道设计及防腐技术”、“油气集输与多相流”和“工程流体力学”等课程实验课要求,使学生能在油气钻采与集输、海洋石油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实验水平与技能得到极大地提高,使学生实验人组数完全达到教学大纲规定要求的程度。油气钻采与集输教学实验中心的具体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部分:钻井信息技术实验分室
① 钻井综合设计中心,满足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需要;
② 钻井模拟仿真系统,满足生产实习需要。
第二部分:油藏数值模拟与油气渗流分室
① 一维单向稳定渗流实验;
② 平面径向稳定渗流实验;
③ 油藏数值模拟中心,满足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需要;
第三部分:油气举升实验分室
① 多相垂直管流流动模拟;
② 游梁式抽油机生产仿真;
③ 油气举升生产参数优化设计中心,满足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需要;
④ 压裂酸化设计中心,满足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需要;
第四部分:高压物性测试和增产措施实验分室
① 粘土稳定性评价实验;
② 油藏注入水水质分析;
③ 酸岩反应速度测试;
④ 导流能力测试实验;
第五部分:油气田化学工程系教学实验分室
① 表面活性剂类型的鉴别
② 表面活性剂HLB值的测定
③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水解
④ 压裂液的配制及性能测定
⑤ 酸化液的配置及性能测定
第六部分:油气储运工程系教学实验分室
① 输气管道与输气管网模拟实验;
② 燃气相对密度及热值测定、长玻璃管中火焰传播演示及燃气法向火焰传播速度测定、腐蚀速度测定;
③ 采油、集输工艺流程仿真系统;
④ 流体仿真系统空间单点与平面流场粒子成像测定;
⑤ 水击现象及虹吸管原理演示、雷诺实验。
2、总体建设目标
油气钻采与集输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以达到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的水平为目的。项目的建设和使用,将为石油工程专业、油田化学专业、油气储运专业、海洋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并为进一步提高石油工程学科的科研实力提供硬件基础。油气钻采集输教学实验中心要满足石油工程、资源勘察工程专业、勘查技术工程专业、地球化学专业的实验要求,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专业课“钻井工程”、“完井工程”、“采油工程”、“储层改造”、“表面及胶体化学”、“油田水处理”、“油田化学”、“提高采收率原理”、“油气层保护技术”、“渗流力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以及“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时还要成为培养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基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中心。将实践教学中心创建成国内先进的中心,充分发挥优势学科和国家特色专业的作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良好的石油工程专业人才,服务于国家能源发展和湖北省经济建设。
二、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背景分析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专业2007年获批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2009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是湖北省重点优势学科,石油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深受社会和市场欢迎,很多毕业生已成为我国各石油企事业单位的科技骨干和领导干部,为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三年来本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供需比为1:1.2,毕业生供不应求,连续几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狠抓了石油工程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工作,建设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油层物理实验室》和《油气开采工艺实验室》,实验室的教学设备和手段为本校相关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校原有的石油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时间较早,虽然后经过多次改建扩建,但由于开发技术实验室现有条件的限制,这些实验、实习任务目前很难保质保量的完成。近三年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人数1202名,油气储运专业毕业生人数266名。每年毕业生近500名,主要教学实验任务见下表1、表2。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具备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复合性人才,油气田开发技术实验中心担当此重任已显得力量不足,因此,学校在2007年~2012年建设中,已将油气开采工艺实验室建设列入学校重点建设的实验室。该项目的实施是为了更好的建设国家特色专业和湖北省级品牌专业“石油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和突出办学特色,培养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复合性人才,做强优势专业,按照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并结合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基本要求而提出的。
表1 本科实验教学任务表(2012~2013学年)
序号 |
课程名称 |
班 级 |
人数 |
实验学时 |
开设时间 |
1 |
油藏物理 |
油工11001-11009
油工1101 |
328 |
10 |
第1学期 |
资工10级 |
360 |
4 |
第1学期 |
2 |
完井工程 |
油工(基)10901-10903
油工10901-10906 |
307 |
2 |
第1学期 |
3 |
钻井液与完井液 |
油工(基)10901-10903
油工10901-10906 |
307 |
4 |
第1学期 |
4 |
工程流体力学 |
油工11001-11009
储运10级 |
292 |
6 |
第1学期 |
地物10级 |
90 |
6 |
第2学期 |
给排水11级 |
75 |
6 |
第2学期 |
水文11级 |
75 |
6 |
第2学期 |
5 |
油气层渗流力学 |
油工11001-11009
油工1101 |
328 |
4 |
第1学期 |
资工10级 |
360 |
4 |
第1学期 |
6 |
高分子化学及物理 |
油工11001-11009 |
16(选修) |
24 |
第1学期 |
7 |
油田化学 |
油工(基)10901-10903
油工10901-10906 |
307 |
8 |
第2学期 |
8 |
储层改造 |
油工(基)10901-10903
油工10901-10906 |
307 |
2 |
第2学期 |
9 |
采油工程 |
油工(基)10901-10903
油工10901-10906 |
307 |
4 |
第2学期 |
10 |
钻井工程 |
油工(基)10901-10903
油工10901-10906 |
307 |
4 |
第2学期 |
表2 本科实践教学任务表(2011~2012学年)
序号 |
实践教学项目 |
班级 |
人数 |
实验学时 |
开设时间 |
1 |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
油工(基)10901-10903
油工10901-10906 |
307 |
2周 |
第2学期 |
2 |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 |
油工(基)10901-10903
油工10901-10906 |
307 |
2周 |
第2学期 |
3 |
钻井工程课程设计 |
油工(基)10901-10903
油工10901-10906 |
307 |
2周 |
第2学期 |
4 |
储运工程课程设计 |
储运10901-10903 |
98 |
2周 |
第2学期 |
5 |
本科毕业设计 |
油工(基)10901-10903
油工10901-10906
储运10901-10903 |
405 |
12周 |
第2学期 |
(二)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机械工程工艺技术、高分子材料技术、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以传统的物理和微型计算机模拟软硬件为载体的油气钻完井技术实验研究领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旧的实验室体系结构已跟不上新科技发展的步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限制了石油工程工程研究人员的纵向科研能力。而随着近年来石油工业的发展,要求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具备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复合性人才。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从2009年开始一本招生,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需加强实验手段。教学改革需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设计实验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由于原有实验设备较旧,仪器台套数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在人才培养方面明显力量不足。因此,建立油气钻采集输教学实验中心并购置新型先进的实验设备,培养具有高素质、设计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复合性人才,已成为学校和本学科急待解决的重要环节。
(三)预期效益及持久性分析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取得以下绩效:
(1)能够改善实验室条件,培养高素质人才。
可以弥补我校石油工程、资源勘察工程、勘查技术工程、地球化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本科专业和油气田开发工程博士、硕士专业及本学科实验室设备落后和实验课局限的缺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
(2)有利于学科建设,提高石油工程专业在国内外学术地位和学校知名度。
实验室的建立可提供良好的开发环境,增强综合设计类实验的手段,承担国内外科研项目,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提升研究水平与层次,吸引更多人才,产生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型成果。
(3)有利于充实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实践环节。
在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长期的效益,也能为承揽相关的教学与科研项目奠定良好的基础。更能提高本专业在石油工程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直接为油田生产和地方经济服务,取得长期而直接的经济效益。
(4)为更好服务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打下基础。
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具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石油是我国能源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不可替代作用。该项目建设直接为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和湖北省石油天然气工业服务,具有长期而直接的经济效益。
通过购置本学科建设急需的仪器设备,将油气钻采集输教学实验中心建设成为具有示范中心水平的实验室,为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 项目实施后,必将极大地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改善科研条件,为石油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实施条件
(一)人员条件
1、项目负责人情况
姓名:夏宏南 性别: 男
年龄:49 职务: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
职称:教授 学历: 博士
专业:油气井工程 联系电话: 13972397723
传真:027--69111069 E-mail: xiahn163@163.com
相关工作业绩:
夏宏南教授毕业于原江汉石油学院油气钻井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油气井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同时指导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研究生。有31年的高校教龄,先后主讲过完井工程基础、钻井工程、钻井事故处理、石油工程专业英语等本科生课程,主讲过现代完井工程等研究生课程;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油田合作项目2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湖北省教学成果奖1项,出版教材3部,公开发表论文40多篇。
主要职责:
负责本项目的规划、建设及管理;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项目的总体安排;师资培训;与上级部门、学校领导及学校职能部门等单位的联系及沟通;各建设小组间的协调等。
2、组成人员情况
项目组共30位成员,他们在钻井工艺、采油工艺、固井工程、防漏堵漏、油藏工程理论、提高采收率技术、完井工程技术、油田化学、油气储运、海洋石油工程等方面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对项目非常熟悉。主要成员见后表3。
表3 油气钻采与集输教学实验中心项目主要成员表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学位及专业 |
对项目熟悉情况 |
夏宏南 |
男 |
51 |
教 授 |
博士,油气井工程 |
熟悉 |
喻高明 |
男 |
47 |
教 授 |
博士,油气田开发 |
熟悉 |
付美龙 |
男 |
45 |
教 授 |
博士,油田化学 |
熟悉 |
唐善发 |
男 |
48 |
教 授 |
博士,油气井工程 |
熟悉 |
汪伟英 |
女 |
54 |
教 授 |
硕士,油气田开发 |
熟悉 |
廖锐全 |
男 |
51 |
教 授 |
博士,采油工程 |
熟悉 |
张公社 |
男 |
53 |
教 授 |
硕士,采油工程 |
熟悉 |
王尤富 |
男 |
53 |
教 授 |
硕士,油气田开发 |
熟悉 |
欧阳传湘 |
男 |
48 |
教 授 |
硕士,油气田开发 |
熟悉 |
黄志强 |
男 |
48 |
教 授 |
硕士,油气井工程 |
熟悉 |
熊青山 |
男 |
41 |
教 授 |
博士,探矿工程 |
熟悉 |
张志全 |
男 |
46 |
副教授 |
博士,油气田开发 |
熟悉 |
江厚顺 |
男 |
43 |
副教授 |
博士,油气田开发 |
熟悉 |
刘志森 |
男 |
47 |
副教授 |
硕士,油气田开发 |
熟悉 |
李菊花 |
女 |
38 |
副教授 |
博士,油气田开发 |
熟悉 |
张顶学 |
男 |
38 |
副教授 |
博士,油气田开发 |
熟悉 |
关富佳 |
男 |
35 |
副教授 |
博士,油气田开发 |
熟悉 |
吴一慧 |
女 |
44 |
副教授 |
硕士,油田化学 |
熟悉 |
刘卫红 |
男 |
44 |
副教授 |
硕士,油田化学 |
熟悉 |
杨明合 |
男 |
37 |
副教授 |
博士,油气井工程 |
熟悉 |
管英柱 |
男 |
39 |
讲 师 |
博士,油气田开发 |
熟悉 |
文守成 |
男 |
35 |
讲 师 |
博士,油田化学 |
熟悉 |
顾晓婷 |
女 |
30 |
讲 师 |
博士,油气储运 |
熟悉 |
李军亮 |
男 |
35 |
讲 师 |
博士,油气田开发 |
熟悉 |
李忠慧 |
男 |
35 |
讲 师 |
博士,油气田开发 |
熟悉 |
刘捷 |
男 |
35 |
讲 师 |
博士,油气田开发 |
熟悉 |
汤子余 |
男 |
38 |
讲 师 |
博士,油气田开发 |
熟悉 |
朱 亮 |
男 |
31 |
讲 师 |
硕士,油气井工程 |
熟悉 |
郑爱玲 |
女 |
31 |
讲 师 |
硕士,油气田开发 |
熟悉 |
郑双进 |
男 |
28 |
助 教 |
硕士,油气井工程 |
熟悉 |
3、团队配备的合理性
项目组年龄结构合理,5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是项目的主要组成人员;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占到66.7%,并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职称结构合理;硕士以上学历为100 %,学历结构合理。项目组长期协作,工作默契,是一支作风优良的团队,能够胜任该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表4 油气开采工艺实验室教师、科研团队年龄及职称结构一览表
年龄
结构 |
35岁以下
(%) |
36-45岁
(%) |
46-55岁
(%) |
56-60岁
(%) |
61岁以上
(%) |
人数合计 |
30 |
30 |
40 |
0 |
0 |
30 |
职称
结构 |
教授
(%) |
副教授
(%) |
讲师
(%) |
助教
(%) |
博士
(%) |
硕士
(%) |
36.7 |
30 |
33.3 |
0 |
63.3 |
36.7 |
(二)资金条件
本项目预计投入总资金3275.37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000万元,学校配套275.37万元。
学校近两年财政状况良好,地方政府一直支持学校的建设,学校有能力保证配套资金的落实。
(三)基础条件
油气钻采集输教学实验中心位于长江大学(武汉校区)石油科技中心,此前已拥有油藏物理实验室、提高采收率、油田化学实验室、采油工艺实验室、三次采油实验室、油田开发实验室、固井实验室、工程流体力学实验室和压裂导流实验分室等,拥有成熟的实验室环境。学校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油气资源勘查技术”, 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油气勘探开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石油工程学院拥有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油气钻采工程实验室”,这些项目为“油气钻采集输教学实验中心”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四、实施可行性
(一)项目基础
1、学科基础与特色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专业隶属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该专业是长江大学较早设立的骨干专业之一,目前在校本科生人数达1441人。属于湖北省高校本科品牌专业,2009年获批特色专业。本专业支撑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已建成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拥有“油气田开发工程”博士点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油气井工程”博士点已被湖北省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列为在建博士点进行立项建设;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两个实验室、 “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油气勘探开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明显的学科优势为石油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创办于2003年,并于2003年正式招收首届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本科生。自创办以来,油气储运工程学科依托石油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的发展进行建设,积极探索新的适应石油工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立足石油,服务石油的办学理念,与石油企业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经过近十年的专业建设实践,形成了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和学科建设思路,已经成为华中地区重要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现有从事油气钻采工程、油田化学、油气集输、海洋石油工程教学和科研的专任教师62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95%。
2、科研实力
近四年来,在教学方面,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省级精品课程三门,分别为《油藏物理》、《油藏工程基础》、《钻井工程》。出版专著、教材8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1篇;在科学研究方面,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 攻关项目、国家“十二五” 攻关项目、中石油创新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重点攻关项目共38项,科研经费达1563.5万元,承担油田委托项目257项,总科研经费达13770多万元;四年来,共有25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1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5项、省部三等奖17项。获国家专利31项,出版专著4部、教材4部,公开发表科技论文367篇。在科研、学术上与国内各石油高校、石油科研院所以及各石油企业保持着密切联系和合作,与河南油田、塔里木油田、江汉油田等多个油田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长江大学属于国家教委批准的产学研示范学校。本学科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密苏里罗拉大学、俄克拉荷玛大学、怀俄明大学、费城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古勃金石油科技大学等国际国内大学保持有广泛的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已在油气田开发理论与应用、油气开采工艺技术、油藏数值模拟、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并在国内石油系统产生较大影响。
3、人才培养特色
石油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已分布在全国各大油田,他们中间许多已成为高中层领导和技术骨干,为国家石油开发发挥重要作用。2009~2012年大学生创新计划中承担国家创新项目7项、长江大学创新计划项目18项。获湖北省挑战杯二等奖1项。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大学生发表论文147篇,获省部级大学生科研成果奖1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12项;成功申请国际实用新型专利3项。2009至 2012年,92篇学士论文被评为湖北省学士论文,列学校首位。
4、实验室基础
油气开采技术实验室始建于1979年,现建成油藏物理实验室、提高采收率实验室、油田化学实验室、采油工艺实验室、三次采油实验室、油田开发实验室、固井实验室、工程流体力学实验室、压裂导流实验室和油气储运工程实验室等,拥有成熟的实验室环境,有丰富的实验室建设经验。学校有国家教委重点实验室“油气资源勘查技术”,石油工程学院拥有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油气钻采工程实验室”,这些项目为“油气钻采与集输教学实验中心”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二)预算方案的合理性
根据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已经目前油田开发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设计实验类型和相关的实验设备,保证科研成果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同时根据本科、博士硕士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大纲,在保证学科系统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上述原则,以目前市场主流供应商提供的报价作为依据,考虑仪器的性价比及厂家的售后服务,在充分调研、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经费预算,并提交学校实验室建设专家委员会评审。
(三)主要工作思路与设想
(1)完善制度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学校按照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制定了学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长江大学纪检和维修工程项目管理办法》、《长江大学基建项目和修缮工程审计暂行办法》、仪器设备采购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等,为项目实施并发挥效益提供可靠的政策保障。
(2)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油气钻采与集输教学实验中心通过审批后,我们将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将该实验室的建设摆在位,不断加强项目的组织建设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我校已经成立了以校长为负责人的中央与地方共建专项资金管理小组,保证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和合理。项目的实施将在长江大学教务处、国有资产处、研究生处以及校学术委员会等部门的指导下,由我院学术委员会直接领导,由主管教学和实验室工作的院长组织相关人员成立项目实施小组,负责项目的各项具体实施工作。
(3)成立专家组,提供技术保障
学校将成立由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外聘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发挥专家组的咨询和指导作用,切实把握好所购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实用性、超前性,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发挥效益提供技术保障。
(4)政府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高质高速
实验室设备的采购,我们拟将政府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对于实验室需求集中、价格昂贵的设备,将采取政府采购方式;对于价格低、零散的设备将由学校派经验丰富的采购人员采购。两种方式同时进行,既能保证采购的质量,又能节约时间。
(5)加强监督
学校的财务、审计、国资、纪检监察部门以及广大教职员工、学生团体还将充分发挥他们的监督职能作用,保证项目的建设质量和建设水平。
五、进度与计划安排
表5 项目的进度与计划安排表
时 间 |
内 容 |
备 注 |
2013.01
~
2013.04 |
1)成立油气钻采与集输教学实验中心项目小组及指导小组,明确小组成员职责。` |
|
2)调研国内其它高校油气开采与集输相关实验室建设情况,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 |
2013.05
~
2013.06 |
1)完成实验分室规划、落实场所、配套环境建设。 |
专家论证 |
2)论证实验分室采购方案。 |
|
3)制定管理规章制度。 |
|
2013.07
~
2013.09 |
1)新开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和验证。 |
|
2)实验教学新模式、新体系的建立及实践。 |
|
3)实验室设备招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及试运行。 |
|
4)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培训。 |
|
5)及时解决试运行阶段出现的问题,保证仪器工作一切正常。 |
|
6)邀请校内外同行业专家对研究室进行评估,针对问题及时整改。 |
|
2013.10
~
2013.12 |
1)实验室配套设备招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及试运行。 |
|
2)实验室设备正式运行。 |
|
3)整理各项论证与建设的结题材料,迎接专家组的评估验收。 |
|
六、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
本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有:
1、资金、物质采购风险:学校有相关的经费使用、实验室建设配套经费政策,能确保经费的专款专用;仪器采购采取专家论证及有上级部门监督的公开招标,能确保一起设备采购的公开、公正性;高精仪器设备的采购由目前市场主流设备供应商提供解决方案,有良好的信誉和售后服务,基本不存在风险。
2、人员组织风险:油气钻采集输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由具有丰富管理、实验教学经验和实验研究经验,熟悉行业科技发展新趋势的学术带头人为主要负责人,小组配备踏实肯干、年经力强的骨干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作为建设小组成员,可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进展。建设小组人员年龄比例合理、学历、职称组成合理,在人员组织上也基本上不存在风险。
3、生源风险:石油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网上排名是目前就业率的专业之一,在校本科生1441余人,硕士生214人。毕业生考研率20%左右,就业率多年来保持在95%以上,目前高考招生分数线已按一本招生,且研究生招生人数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递增。因此,生源有保障,不存在风险。
4、环境条件风险:油气钻采与集输教学实验中心无特殊环境要求,学院目前已有配套的实验室环境保护处理系统,在环境方面不存在风险。
5、效益风险:可满足石油工程、资源勘察工程专业、勘查技术工程专业、地球化学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专业的本科教学实验,设备利用率很高,可以为国家培养大批油气开采技术人才,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油气资源的需求。
七、主要结论
油气钻采集输教学实验中心是我校重点建设的专业实验室。该实验室进一步建设,能够形成科研与教学互动,构建精品课程、完善教学大纲和实验方案、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的多层次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教学和学术交流,使本学科始终保持在前沿水平;可为国家能源产业等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将对我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改善油气田开发科研条件,从而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实现我校以教学为主转向于教学科研并重的目标提供保障。
我校具备建设该项目的基础条件和政策保障;拥有一支能够使用、维护及开发新增设备功能的教学科研队伍,能确保该项目的顺利进行、确保新增仪器设备在教学、科研方面限度地发挥其作用;项目建设目标明确,进度安排、资金预算比较合理,建设措施比较具体,实施方案可行。
“油气钻采集输教学实验中心”建设项目申报符合《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3〕21号)文件的有关要求,请求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能够大力支持该项目的建设。